close

 美軍二戰雙引擎戰機的傳奇 P-38J 閃電式戰鬥機


P-38閃電式戰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二戰期間著名的雙引擎戰鬥機。由著名的大師凱利強生所率領的團隊設計的,當時設計團隊曾考慮過好幾種布局,為了滿足美國陸軍航空隊的要求,最後定案為P-38 的兩具發動機分別裝設在機身兩側並連結至雙尾椼尾,飛行員座艙與武器系統則設置在中央的短機身里。,P-38的動力由兩具艾力森 V-1710 12缸液冷發動機以及通用動力公司設計的渦輪增壓器所提供。兩具螺旋槳分別向相反方向旋轉以抵消力矩。這種奇特的外型成了日後德軍給予其雙胴惡魔的綽號。P-38也是美軍第一種應用前三點式起落架的戰鬥機。P-38的確是一架非常優秀的戰機,而且用途廣泛,同時服役於歐洲及太平洋戰區,可執行多種任務,包括遠程的攔截,制空及護航戰鬥機,偵查,對地攻擊,俯衝轟炸,水平轟炸等。早年的P-38在歐洲戰區服役發生因水土不服現象,由於對燃油的品質需求較高,早期型的引擎散熱系統設計不良,加上故障率易偏高,兩顆引擎由於轉向不同不易撥補替換等後勤維修問題,且飛機的座艙環控系統溫度不足,飛行員在高空護航時時常凍到失去知覺,種種負面因素導致P-38在歐洲戰區並未真表現展實力,雖然日後發展到JL型,其各種機械缺點都已獲解決,性能也隨之大幅躍進,但是瞬息萬變的戰場其主力戰機的頭銜依然被P-51野馬式給端走。然而到太平洋戰場,P-38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P-38一躍成為了陸軍航空隊最成功且最高擊墜比的戰機,達到13:1,也就是一架P-38的墜落日軍可要同時付出13架日本軍機送葬的代價,擊墜率遠遠勝過P-51野馬式與P-47雷霆式,這麼高的擊墜比使得P-38成了名副其實的零戰剋星,日本戰機對於P-38的高速攔截與俯衝特性無可奈何,時常讓P-38予取予求,所以閃電二字對P-38可謂機如其名,大戰期間所創造的美軍兩大擊墜王牌Dick Bong(40)Tomas Maguire(38)皆是飛此型機而成名的。P-38其中最被人膾炙人口的戰功,就是在1943418成功擊落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座機,也正由於P-38的長程與高速攔截性能才能達到狙擊任務。本次小弟的作品是J型,這是P-38的後期型,主要於1944年初開始服役,其中改良了早期型相關發動機出力不良與散熱系統不足的缺點,其性能更加提升與可靠。
 




本拙作是採用長谷川1/48模型為基礎,加上威靈頓引擎改造套件以及部分自製追加細節而來的,前前後後停工開工近兩年才完成.












襟翼部份用膠板全自製


引擎特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uis 的頭像
    Louis

    馭風擎空 Louis 的模型部落格

    Lou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